在新作《恶意》中,张小斐饰演的角色游走于正义与邪恶的模糊边界,破碎感与内心深处潜藏的力量并存,格外耐人寻味。
从《你好,李焕英》中唤起全网“妈”声一片的李焕英,到《拯救嫌疑人》中气场全开的精英律师,张小斐的每一次角色转换,都在不断拓展表演的边界。新片《恶意》定档7月5日上映,首次挑战“恶女”形象的她,不再是观众熟悉的温情人物,而是化身游走在人性暗河中的复杂存在。
在《恶意》中,张小斐的妆造巧妙地强化了表演的层次感。追寻真相时眉骨阴影下的目光、扛事儿时唇间的硬气,生动展现了角色的多面性。
在《恶意》的双人坠楼案中,叶攀从执着追求真相的记者,逐步沦为备受声讨的“杀人记者”,步步剖开互联网审判与信息伦理的疮疤。叶攀的底妆哑光轻薄,贴近原生肌感,尽显专业与克制。搭配冷调底色,营造出一种“非人”的冷静与疏离感,仿佛她已将生活的烟火气统统隔绝。
眉形弧度平缓,眉峰被弱化,保留了原生毛流的自然状态,内眼线勾勒出眼神的专注与锐利。
全妆唯一的色彩出口,是双唇那抹深沉、内敛、充满故事感的“干枯玫瑰”色。沉淀着力量感的色彩,哑光质感仿佛隐藏了千言万语。
在电影中,叶攀伫立于明暗交界处,手中的香烟明灭闪烁。无需夸张的肢体语言,仅有指尖袅袅的烟雾与沉静如水的面容。这帧画面,难怪被网友盛赞为“女王级别”的镜头,她将内心的想法深藏于不动声色之中,尽显从容与掌控力。
无论银幕内外,在喧嚣中保持沉静与强大,实现力量与松弛的平衡这种气质赋予了张小斐高可塑性。
以标准的三庭五眼为基底,较长的中庭为张小斐平添成熟韵味,清晰利落的下颌拐角则是骨相优越的有力证明。
颀长的身姿、修长的脖颈与直角肩相互映衬,无需刻意造势,强大气场自然流露。眼线在眼尾微微上扬,搭配着优雅的盘发,张小斐那份游刃有余的松弛与掌控全局的笃定,令人移不开眼。
在张小斐的“姐感”密码中,短发功不可没。蓬松轻盈的发丝,柔化了棱角带来的距离感。在保留利落基底的同时,使整个造型在干练与柔美之间达到了平衡,增添了一份让人想靠近的温柔力量。
在当下影视剧中,“恶女”角色已突破传统刻板印象。她们容貌清纯,眼神却藏着复杂故事,于命运的悬崖边挣扎,被逼出了嶙峋的棱角。
张婧仪在《焕羽》中饰演的乔青羽没有过多的妆容修饰,仅穿着朴素的校服,发型也只是随意扎起的低马尾。这种真实而自然的演绎,仿佛将观众带回了那段青涩的校园时光。
在平凡的校园角落,乔青羽的身影在人群中并不起眼,却有着不为人知的坚韧与勇气。在学校里受尽欺负的她,内心始终保持着对自我的坚守和对正义的执着。在重压之下,乔青羽并没有被命运的重锤击倒,反而开启了一段属于乖乖女的逆袭之路。面对家族为了自身利益而对姐姐的无情污名化,她没有退缩,而是果断地对那些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展开复仇。
周也在《少年的你》里塑造的魏莱,以其甜美的面容、清纯的黑长直发和小鹿般清澈的眼神,生动地诠释了校园霸凌者那令人毛骨悚然的两面性。在父母和老师面前,魏莱是乖巧可人的好学生,然而转过身来,那抹微笑便成了最锋利的武器,对无辜的同学施加着残酷的暴行。她的两面性让人不禁思考,那些看似完美的外表下,隐藏着怎样的黑暗与扭曲。
魏莱的恶行背后,隐藏着家庭关爱的严重缺失。她未能考上理想的大学,父亲便用整整一年的沉默,在她心上划下一道永不愈合的鸿沟;在父母认尸的那一刻,父亲只是匆匆一瞥便离开。家庭的冷漠与疏离,催生了她扭曲的行为模式,用尖锐武装自己,试图填补内心深处那无尽的空洞与痛苦。
今年入围戛纳导演双周单元的《花漾少女杀人事件》,以冰刀划过冰面的凛冽姿态,剖开了高压家庭与青少年心灵的隐秘角力。张子枫饰演的花样滑冰选手江宁,紧缚的丸子头,恰似她内心被紧绷到极致的弦。
在练习高难度动作时,江宁一次次地摔倒,当她满心期待地向妈妈寻求帮助时,换来的却是无情的冷漠。刺心的不是疼痛,是明明站在母亲身边,却总像个旁观者:看她把鼓励分给旁人,把严苛嚼碎了喂给自己。面对严厉的教练母亲和天才对手的双重压力,江宁的内心逐渐被黑暗吞噬,最终,她“逐渐由心态扭曲走向了心理疯魔”,少女的疯狂和犯罪,成为对家庭隐性暴力最尖锐的反噬。
当创作者将镜头深入这些女孩的成长轨迹时,她们便化身为叩问家庭责任与社会症结的关键钥匙。透过角色,大家窥见了那些在日常中被掩埋的角落:可能是某扇紧闭的房门后压抑的哭泣,可能是“为你好”三个字包裹的精神枷锁。当暴力循环的链条被层层剥开,露出的从来不是单一的罪恶,而是无数个被忽视的瞬间累积成的雪崩。这些作品,成为了照进盲区的光——让每个成长都能被看见,让每个心结都有机会在被正视时,长出愈合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