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望江新城的城市中轴线上,一座融合艺术、人文与自然的建筑群落正悄然生长。杭州K11近日宣布,项目建设正稳步推进,位于上海的商业展厅已正式开放。作为新世界在华东地区的重要布局,杭州K11不仅是一座综合体,更是一座“可居住的美术馆”,一个连接过去与未来的城市文化枢纽。

1
ELLEDECO
🔺杭州K11购物艺术中心效果图

《家居廊ELLE DECORATION》特邀新世界中国设计部总经理余嘉华(Janet)女士,从设计语言、空间叙事与文化表达三个维度,解读这座即将落成的城市新封面。

1
ELLEDECO
🔺新世界中国设计部总经理余嘉华女士

从“竹编”到“茶谷”,建筑是城市的诗意转译

杭州K11由两位国际建筑大师联袂打造:普利兹克奖得主、世界知名日本设计大师坂茂,与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银奖得主、国际知名德国建筑师奥雷·舍人。前者从杭州传统竹编工艺与八卦田地貌及六合塔建筑中汲取灵感,后者则以龙井梯田与层叠山峦为原型,构建出“城市峡谷”般的立体景观。

“我们希望建筑不仅是‘看’的对象,更是‘感受’的载体。”Janet说道。坂茂设计的八角形竹编天花纹理柱,如同一棵“生命之树”,既呼应宋韵文化的细腻,也传递出可持续建筑的环保理念。而奥雷·舍人笔下的退台花园与垂直绿化,则让建筑成为“会呼吸的立体园林”。

1
ELLEDECO
🔺八角形竹编天花纹理树状特征柱效果图
1
ELLEDECO
🔺K11 ATELIER与酒店效果图

绿化作为“翻译官”,串联东西方设计语汇

当被问及如何调和两位建筑师的设计差异时,Janet坦言:“我们并未试图抹平差异,而是让‘绿意’成为自然的翻译官。”奥雷・舍人设计的“城市峡谷”与坂茂打造的编织幕墙,通过绿植、阶梯花园与景观台地无缝衔接,形成流动而连贯的空间体验。

“人们走在‘长堤’上,既能感受到奥雷・舍人笔下‘城市绿洲’的松弛,也能触摸到坂茂作品中‘人与自然对话’的温度。” Janet强调,“这不是妥协,而是融合——让差异成为丰富体验的一部分。”

中央广场与长堤:城市的“第三生活空间”

在Janet看来,杭州K11最具标志性的空间,是那条贯穿整个项目的“绿茵文化大道——长堤”,以及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的中央活动广场。

“长堤不仅是交通动线,更是一条‘城市自然溪谷’。”她形容,“而中央活动广场,未来将承载音乐节、时装秀、非遗工坊、艺术市集……我们希望这里成为杭州的‘文化枢纽’,一个让市民愿意停留、参与、创造的第三生活空间。”

1
ELLEDECO
🔺杭州K11中央活动广场效果图

艺术不只在展厅,更在生活的细节中

“艺术、人文、自然,不是标签,而是K11的基因。”Janet指出,这些基因被嵌入空间的每一个细节:可能是中央广场上一场即兴演出,可能是阶梯花园中一处可坐可读的绿植区,也可能是孩子参与的文化工坊。

“我们不做‘为了展示’的艺术,而是做‘为了生活’的设计。”她补充道,“我们希望每个人在K11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落——与朋友在露台咖啡座闲谈,独自在书店旁阅读,带孩子参加手作课堂……艺术与自然,本就该是日常的一部分。”

可持续,是建筑的温度,也是未来的语言

从雨水回收系统、太阳能光伏板,到低挥发性涂料与再生建材,可持续理念贯穿杭州K11的每一个环节。“建筑不仅是空间的容器,更是时间的见证。”Janet说,“我们希望杭州K11不仅是一座地标,更是一份对城市未来的承诺。”

一座建筑,一座城的文化自觉

杭州K11,不只是商业与建筑的融合,更是一场关于城市文化复兴的实践。它以自然为脉络,以人文为底色,以艺术为表情,在望江新城的土地上,构建出一处兼具国际视野与江南气韵的城市新空间。

正如Janet所言:“我们不是在建造一座综合体,而是在书写一座城市的生活提案。”

2027年,杭州K11将逐步亮相。届时,它将不仅是杭州的“新封面”,更将成为长三角地区文化商业融合的典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