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我也是咖啡因敏感,喝的过多会睡不着,于是我就白天喝咖啡、晚上吃安眠药,即使这种情况下,每天依旧非常兴奋”。热爱带来的第一生产力,也将郭锦带到了前所未有的职业高度,(ACE)COE卓越杯国际评审、BOP最佳巴拿马国际评审……作为中国咖啡评委,她站在世界的舞台,在山高谷深之处寻找世之罕见的咖啡豆,甚至参与全球竞拍,把BOP全球Top50的单品带到GEE的吧台,让客人用199元就能喝到一杯Top50咖啡豆手冲。
作为中国评委,她也反哺产业,GEE在云南保山建立了瑰夏种植基地,他们像生态科学家一样来研究咖啡豆的栽培,土壤、水分、酸度,以期提高中国咖啡豆的评分,将其带到世界的拍卖会现场。“中国的咖啡豆目前最高是86分,COE的起拍是87分。”
1分的差距有多大?是现在与未来,也是中国与世界。
路在脚下,且行且歌。
Barista 02
豆舞咖啡:曹活龙
“中国精品咖啡推广者”
精品咖啡现在在中国正逐渐“破圈”,而时间回拨到2009年,那还是一个属于上岛咖啡、太平洋咖啡,星巴克刚刚起步的时代。14年前,豆舞咖啡的创始人曹活龙(大家都叫他龙哥)就在深圳开了第一家精品咖啡,那时的他,就自己动手改造磨豆机、烘豆子,多年后,豆舞咖啡有6家门店和2家生豆处理厂(印尼和云南普洱),在云南也有自己的咖啡庄园。
相比其他咖啡人,曹活龙对烘豆有着原始的热爱,除了外出,龙哥一天可以在10平米的烘豆工作室制作五、六十斤的咖啡豆,豆舞所有的咖啡也都使用的是自家烘的豆子。柑橘的酸、香草的甜,前中后调的层次感,龙哥的手冲很干净,能喝出不同的质感。
龙哥作为咖啡的浪漫使者,确实也在不惜一切代价寻找世界上最贵的咖啡豆。对于终极咖啡爱好者来说,人生至少要喝一杯“巴拿马翡翠庄园的瑰夏”,而在豆舞,龙哥直接将瑰夏从拍卖台拿到店铺,让客人可以喝到世界顶级咖啡豆的手冲。
滴漏咖啡作为“时间的味道”的代表,也见证着咖啡的不同时代。龙哥将牙买加蓝山咖啡的空木桶再次利用,在桶内放入当年的咖啡豆,几年后再次打开,历久弥新。前不久,他们打开了一个封存于2010年的木桶,并邀请当年封桶的客人重聚一堂,将封了12年的咖啡豆烘焙冲制成咖啡……不仅火腿、红酒,咖啡也能穿越时间。
Barista 03
集福咖啡GIF COFFEE
王贵峰
2022世界咖啡师大赛中国区总冠军
王贵峰Stephen是一个95年出生的新晋咖啡人,但对于世界咖啡师大赛来说,他是一个决赛常客。在此之前,他曾获得2020年中国区第二名,2021年中国区第三名,2022年终于登上冠军领奖台。Stephen曾说,参赛是他的个人追求,而下一个目标,则是向着“世界冠军”进发。
主理人的名字在咖啡圈声名赫赫,但他的咖啡店集福咖啡GIF COFFEE则颇有几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味道。他笑称自己是咖啡圈最低调的冠军。2018年开业伊始,集福就保持着只有两家门店的记录,八卦岭的首店刚刚关门后,Stephen会择机再开一家新店。
喜欢拉花,喜欢咖啡,Stephen从2015年毕业入行,到登顶全国冠军,只用了7年时间。这7年分为2+5,前两年在一家精品咖啡馆任职,后五年则是全心做“集福”,如果运气好,现在也可以在南头古城喝到Stephen的手冲。在精品咖啡馆阶段,他学习咖啡知识、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研究咖啡,寻找心中的完美出品。“埃塞俄比亚的豆子有深入人心的力量,到现在我也依旧惊艳于耶加雪菲的魅力。”从豆子到杯子,处理、烘焙、制作,再完美地呈现出来,恰似赛制要求,15分钟制作12杯咖啡,在极短的时间内做极致的出品。
一杯好看的咖啡是艺术,一杯好喝的咖啡是学问。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Barista 04
KONOMI MASTER
张嘉蔚
像做实验一样钻研咖啡
KONOMI MASTER和前文集福咖啡GIF COFFEE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是只有两家门店,但是主理人盛名在外,非居于闹市之中,但总有猎咖人慕名而来。与王贵峰相似,KONOMI MASTER的主理人张嘉蔚也拿过若干大奖,曾是2020年世界咖啡师大赛中国赛区第三名。
在咖啡圈,张嘉蔚被称为“三秒”,是其英文名Sammul的音译。如果是咖啡小白去KONOMI MASTER,可能会惊讶这里不仅要选咖啡豆,甚至还在比拼庄园,比如樱花豆要喝哥伦比亚天堂庄园的出品,瑰夏则要喝巴拿马邓肯庄园的豆子……如果随便点一杯奶咖,会觉得是对庄园豆的“暴殄天物”,不过在这里的奶咖也有讲究。咖啡师在旁边的玻璃房里做牛奶的倒扣滴滤,脱水牛乳的做法会提高牛奶中蛋白质的比例,打出的奶泡细密绵绸,口感也更醇厚。而这一切的创举,都来自张嘉蔚用像做化学实验一样的态度来做咖啡,控制变量、调整参数,注重每一丝细节的变化,致力于用科学的方法解释咖啡带来的不同感受。
KONOMI MASTER的中文翻译就是相扑大师,和店里的logo一样,代表着主理人的态度,用相扑的精神,做着咖啡的事业,每一天都是比赛,店里的吧台就是WBC的标准尺寸,一期一会,一生一事。
Barista 05
Johandy 杂啡铺:Ted
决定一杯手冲的,是心情
走进Johandy杂啡铺,你会觉得喝咖啡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事情之一。这里有藤编竹椅,花砖地板,绚丽的色彩,和哼着歌的咖啡师,背景音乐也是“乡村音乐”,Johandy的气质和他的主理人Ted一样,轻松愉悦,阳光少年。
Ted本人也走美式风格,除了职业是寻豆师,主做咖啡豆贸易生意,在节假日客流量大的时候也会去店里亲手做咖啡。Johandy店铺很小,但在深圳的精品咖啡圈有口皆碑,因为Ted是一位寻豆师,致力于寻找全世界那些小众、不被人所知的豆子。在他的手机里,有着世界各大咖啡原产地和主要咖啡国的时区,从埃塞俄比亚、哥伦比亚,到巴拿马甚至乌干达……听Ted聊咖啡,就像和他完成一场舌尖上的旅行。
Ted说自己的工作乐趣在于去尝试和探索不同的世界,挖掘每个国家好的咖啡品牌、好的烘培和味道,让咖啡充满色彩。他喜欢日本,喜欢北欧,也喜欢墨尔本“全民咖啡人”的态度。京都、东京、大阪,日本的精品咖啡和他们的民族性格一样,很有匠人精神。而北欧的挪威、丹麦、瑞典,Fika时间就是他们Lagom的态度……咖啡是一座城市的窗口,不仅是早餐的饮料,它代表着一个国家的人文地理、气候环境、美食烘焙,甚至是人生态度,喝咖啡本来就是一件1+1>2的快乐之事。
Barista 06
INPASSION:Yip
决定一个咖啡品牌的,是态度
Yip主理的INPASSION,是一间有格调的黑咖啡馆。他戴着一顶黑色礼帽,优雅的做着手冲,和煦的阳光和馥郁的咖啡香气充满在店内每一个角落。
“咖啡从产地到冲煮,黑黑的一杯,馥郁的香气,就是咖啡本该有的样子。”INPASSION对咖啡豆的烘焙理念是:不拼配、不深焙,为咖啡小众群体所喜爱。
在创立INPASSION之前,Yip已经是一位资深的建筑师。他尤其欣赏侘寂之美,“LESS IS MORE“(少即是多)一直是其设计理念,他亲自设计的珠海牛津街分店曾获过德国iF设计奖、美国MUSE设计金奖。从建筑师到咖啡师的转变,亦是在学习中成长,成长中而立,走过了咖啡人走过的路,最终坚定走上这条非比寻常的黑咖啡之路。
Yip由衷地希望能为深圳乃至全国的咖啡老饕们带来不一样的咖啡体验。由店内豆单之丰富再到每款咖啡豆独特名字,真的不难看出他的用心——美茵槟城、榴莲飘飘、蜜桃熟时⋯⋯“当感观与咖啡风味产生的连结时,大家便能记住自己品尝过的每一款豆子了。品尝过花香四溢酸甜感强烈交织的咖啡后,命中注定只能酷爱。”
Barista 07
Something For:李文静
懂商业的咖啡哲学家
“你知道Something For的品牌蓝是RGB哪个色号的蓝?”
“我们收藏了30个深圳早上9点钟的蓝天,合成了一张图,就是Something For新的品牌色。”
认识文静之前,觉得她是一个很懂商业的连锁品牌咖啡主理人,6年的时间,Something For在全国开了27家店,从深圳福田,一直开到合肥 ,是资本关注下新消费的宠儿。
和文静聊天后,又觉得这个女生自由浪漫。她曾在澳洲读书,在悉尼工作和生活6年,而选择在深圳工作,也因为深圳是一座非常像悉尼的城市。这里有蓝天大海、椰风棕榈、务实开放、充满创新的活力,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也因为这种风格,他们将泰国的蝶豆花在牛奶中浸泡24小时,合成天然的“蓝”,并将蓝色的牛奶做成Dirty,成为店里最具特色的“蓝污”,“爱深圳,我们爱的就是天空、云朵和大海”。
“我们做消费品牌,是为了去到自己想去的地方,还是去到资本想去的地方,这是每个主理人都要问自己的问题,不然很容易在这个过程中失去方向”。这句话是文静说的,曾作为纸刊的单元标题,后来因排版被去掉,但在文静的这一篇,还是想用这句话作为结尾,它值得每一个咖啡人深思。毕竟,商业的征途不仅是星辰大海,更从舌尖抵人心。
Barista 08
KUDDO库豆咖啡:STacci
做嘻哈,玩音乐?做咖啡!
“不会写歌的咖啡师不是好老板,不会做咖啡的乐手不是好编导”。虽然逻辑奇怪,但这形容KUDDO的主理人STacci再恰当不过。这个外表温柔的姑娘,内心有着像火山一样的能量。做咖啡师之前,STacci做过嘻哈音乐,当过电影发行,大学时就开淘宝店做初代网红。而她的第一轮餐饮创业做的也不是咖啡,是鹅厂楼下的奶茶店,“一切都为KUDDO积累能量”。
KUDDO最早的店开在G&G创意园门口的集装箱内,4年前,咖啡师Kim和主理人STacci组成了这个品牌的原始架构,4年后,全国有着12家门店,被资本关注,从集装箱开到深圳一线写字楼的KUDDO,Kim和STacci依旧是品牌的灵魂,“咖啡是一种生活态度,我们不做专家喜欢喝的咖啡,更做朋友喜欢的咖啡,比如KUDDO最受欢迎豆花拿铁和豆乳杯。曾有一个意大利的客人说,他要宣告全世界,中国也有好喝的咖啡,它在深圳,叫KUDDO!”
除了网红单品,KUDDO绿的主视觉在社交媒体上也大受追捧,STacci从不介意KUDDO成为网红店,甚至因为这两年露营风、户外季的大火,绿色logo主视觉成为潮流。“这都是KUDDO的一部分,我们希望咖啡馆是生活的充电站,每个人来到这里带着自己的猫猫狗狗,或者是遛娃约会,轻松自在的喝杯咖啡,开始新的生活。”
Barista 09
鹊什咖啡CCHOICE:游雯
东方咖啡文化缔造者
前有像化学实验一样严谨控制变量的冠军咖啡师,后有像米其林主厨一样做创意的“烧脑”咖啡人,鹊什咖啡CCHOICE就是这样的存在。联合创始人游雯Kidd和她的小伙伴一起,致力于咖啡的创新、求异,从而打造独属于自己的“东方咖啡文化品牌”。
Kidd的故事在咖啡圈绝非个案,4个联合创始人均来自星巴克,甚至Kidd本人在2015-2016年时还曾是星巴克华南区域咖啡公使。他们经过商业咖啡的锤炼,对精品咖啡有着自己的专长和偏好,直到2021年,鹊什咖啡第一家门店诞生。
在聊咖啡之前,不妨聊聊鹊什的名字,“鹊”是“喜鹊”,寓意美好,“什”通“十”,意为人多,“鹊什”是谐音梗,但也颇具中国风,正像他们的初心,“做中国人喜欢的咖啡。”
鹊什咖啡每一季度都会选择中国的一个地区为主题,用咖啡、当地食材、传统文化等元素结合来创作,例如:新疆季中的哈密瓜Dirty、京味儿系列的二八酱(芝麻花生酱)奶盖冰拿铁、川渝季中将冰粉给咖啡做底、湘味季的紫苏作为原料加入咖啡……每一季新品都充满令人拍案叫绝。“民以食为天”,咖啡与食物是不可分割的主体,吧台是厨房的一部分。正如咖啡是美食文化、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中国的咖啡正代表中国,影响着世界。
Barista 10
BIRR COFFEE小熊咖啡
胡桂雄
从吧台走出的连锁品牌
最后一个故事,让我们回归咖啡人本身。小熊咖啡创始人胡桂雄是一位90后,在精品咖啡行业沉浸10年,拥有SCA国际咖啡师认证、PCA专业级黑牌拉花认证。从吧台到舞台,2018年创办的小熊咖啡即将拥有9家门店,从大湾区向全国扩张。
“大众化的精品咖啡”是小熊咖啡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恰逢第四次咖啡浪潮,人们关心精品咖啡平民化的趋势。精品咖啡究竟应该如何定位?是环境格调决定其定价,还是咖啡大师缔造之心血。这对于小熊咖啡来说,都不是问题。十几元的“一叶”咖啡特调,柠檬叶加咖啡,另有中烘、深烘、中浅烘三种豆子供选择,每一款都代表了一种咖啡的打开方式。
而对于胡桂雄来说,目前工作重点已不是做咖啡调研和口味研发,10年磨一剑,他在致力于寻找加盟商,将小熊咖啡的模式在全国复制推广,提升自己的品牌影响力。每座城市都应有属于自己的好咖啡,无论是打工人的“快乐水”,还是文艺青年的社交场,抽茧剥丝,咖啡应该回归本来的样子。
在《芬兰不加糖》这本书的扉页,有一句话深以为意。无论是从业十几年的咖啡前辈,还是互联网新消费推手之下的行业新秀,每一个咖啡人都懂水温、酸度、阴晴云雨的影响。这正像咖啡之于人生,“咖啡即生活,甘苦皆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