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拉菲拉·科托娃 (Glafira Kotova)

(作家、艺术评论家、策展人与文化制作人。她曾为《ELLE》、《Creativitys.UK》、《伦敦生活杂志》及《伦敦邮报》等刊物撰写评论文章,并策划过多次艺术展览,包括祖拉布·采列捷利的个展。作为CultFM的主持人及文化电视台(Culture TV)文化项目的创始人,她拓宽了公众对艺术的参与度。她的成就包括在英国、突尼斯、以色列和俄罗斯组织国际艺术与音乐节,并担任瓦西里·康定斯基艺术奖及俄罗斯艺术学院的评审。)

格拉菲拉·科托娃 (Glafira Kotova) 的艺术,宛若灵魂的庇护所——一个将飞逝瞬间悬置、剖析并赋予不朽的空间。她的最新系列作品,围绕着变迁与触感记忆的冥想,因其能将深刻的情感真谛凝练成生动而奇趣的画面,赢得了我至高的赞誉。人们常将她的作品与大卫·霍克尼 (David Hockney) 俏皮的色彩运用以及艾格尼丝·马丁 (Agnes Martin) 冥想式的极简主义相较,但科托娃独辟蹊径:她既是诗人,亦是生命中最易逝之乐趣的描绘者与记录者。

科托娃的作品在那些临界空间中焕发生机——那是上升与下落之间的呼吸吐纳。这一系列画作,摒弃了静态的现实主义,转而拥抱我所称的“情感印象主义”——在此,笔触与肌理旨在唤起感知,而非复制场景。科托娃的技法——在草图上层层叠加丙烯颜料——模仿了记忆本身:朦胧却深刻,模糊却难以磨灭。

1

《秋千》(Swing),格拉菲拉·科托娃 作

《秋千》,或许是她最具标志性的作品,完美地体现了科托娃的创作精神。画布将秋千定格在其飞荡的最高点,那是一抹淋漓的快感。背景细节消融于一片色彩之中,“将空灵之感锚定于尘世之间”。这种失重感与尘世束缚并存的双重性,映照出怀旧的悖论:孩提记忆中那清晰而纯粹的喜悦。

colorful depiction of animal paw prints

《猫爪》(Cat’s Paw),格拉菲拉·科托娃 作

在《猫爪》中,科托娃将焦点转向了亲密的触感。画作的主题——一只猫爪,肉垫朝上——堪称感官挑逗的杰作。观者会本能地回想起猫须的微刺感或天鹅绒般柔软的皮毛,然而科托娃却颠覆了这种温情脉脉,她“低语着信任的脆弱”。

1

《充气气球》(Inflatable Balloons),格拉菲拉·科托娃 作

在《充气气球》中,庆典的喜悦与一种潜在的张力——释放的必然性——相互制衡。漂浮的形态被捕捉在一种岌岌可危的美之中,悬浮于节日的欢愉高点与放手时的宁静忧伤之间。科托娃对光线和透明度的运用强化了这种二元性,提醒我们即使是最欢乐的时刻也是短暂的。

abstract depiction of roller coasters and amusement park structures

《游乐园》(Amusement Park),科托娃 作

在《游乐园》中,科托娃将观者带入一个充满光影与动感的漩涡。作品捕捉了游乐场脉动的能量,同时也让人意识到其魔法的短暂易逝——正如狂欢节转瞬即逝的光芒。这件作品巧妙地平衡了欢愉与无常,引人反思奇观的本质以及时光无情的流逝。

她的全部作品与海沃德美术馆 (Hayward Gallery) 的精神内核或白教堂画廊 (Whitechapel Gallery) 的策展理念完美契合。一个假想的展览可以将她与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Olafur Eliasson) 的发光装置作品并置,就“暂时性”这一主题展开深刻对话。

目前而言,她的系列作品依然是艺术拥有凝固时间这一独特能力的明证——并非如制作动物标本那般生硬,而是如炼金术般,将短暂的低语化为持久的回响。“她是治愈我们这个多巴胺刷屏时代的良药——她的作品值得细细品味,就像Spotify世界里的黑胶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