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夜侧记文化场域多元对谈

华灯初上,众多嘉宾齐聚北京语言大学逸夫楼,法国驻华大使白玉堂、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贾鹏及中国留学服务中心主任王大泉、北京语言大学校长段鹏出席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1

图为北京语言大学校长段鹏发言致辞。

北京语言大学校长段鹏北京语言大学校长段鹏提到,与法语联盟的合作对中法友谊贡献显著,此次建立的中法人文交流空间为中法友谊铸造了新的起点,未来将成为中法及中国与世界交往的重要窗口和平台。

1

图为法国驻华大使白玉堂发言致辞。

法国驻华大使白玉堂提到北京语言大学中法人文交流空间将有助于丰富法中文化对话,增进两国之间的相互理解。他希望北京法语联盟能继续为重要的文化活动贡献力量并祝愿项目圆满成功。

1

图为中国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贾鹏发言致辞。

中国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贾鹏发言道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与法国在语言教育领域的合作,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已成为两国关系的关键支柱。他以 "示范性平台、青少年纽带、文明孵化器" 为支点,提出三点建议,勾勒空间的未来图景。

1

图为中国留学服务中心主任王大泉发言致辞。

中国留学服务中心主任王大泉指出法国是中国学生的重要留学目的地。他期待与北京语言大学共同构建留学教育生态体系,推动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实现更加包容、开放和有韧性的发展。

1

仪式尾声,与会嘉宾在北京法语联盟中法方校长包月红、白恩兰以及参展艺术家的陪同下共同参观了由北京语言大学北京法语培训中心(北京法语联盟)主办的首个展览“自我中的他者”。艺术家们在现场以独特的创作语言诠释文化思考。蔡雅玲说明其珠帘作品的灵感源自中国传统闺房的门帘,当人们穿过时,珠帘摇摆的姿态恰似当下中国女性面对要求时的犹豫状态 —— 难以坚定拒绝。她期盼与更多不同国籍的当代艺术家交流,了解彼此的创作脉络与当下思考。路平CLAIRE NICOLET在介绍作品时表示,蓝色不仅是她的个人偏爱,也能很好地呈现夜晚景象,更能传递希望、平静与静谧之感。在中国驻地生活期间,北京的西海、香山和颐和园是她的心头所好,也是激发她艺术灵感的重要源泉。李奥来LIONEL SABATTÉ的作品从尘埃、铁锈、普洱茶等非常规材料中提炼出生命的隐喻,在有机物与矿物质的转化中,窥见他对生命循环与人类处境的哲思。彭勇的创作如同一场游走于东方哲思与当代视觉场域的精神探险,《一念三千》运用“重复生成”的概念,展现其纯粹的哲学思考与内在平静。

1

图为嘉宾和艺术家们在交流讨论。

1

图为艺术家彭勇和法国驻华大使白玉堂。

1
1
1

开放日图景精彩不断的文化解码

继开幕仪式后,北京法语联盟特别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开放日活动:专业导览将带领观众解码《自我中的他者》展览;Mehdi Ghozaël 老师将引领参与者在青年戏剧工作坊中触摸法语的韵律之美;演播厅将播放《小淘气尼古拉:我们还在等什么才能快乐?》和《五至七时的克莱奥》两部影片,传递欢乐与时代思想;在逸夫报告厅的圆桌论坛上,活跃于中法文化交流领域的5位中国文化艺术界嘉宾刘厚钦、宋涛、杨东谕、黄津翠、张小芮将以文化纽带身份,分享中法艺术对话中的实践经验与心得感悟。

未来长卷:文化交融的成长之旅

语言如桥,文化似河,交流让两岸的风景和谐共生。在这个充满活力与创意的空间内,中法两国的文化将相互交融、相互启迪,共同谱写更加灿烂辉煌的交流篇章,为推动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独特力量。

6 月 21 日起,北京语言大学中法人文交流空间面向其学院、大学社群以及海淀区的公众,致力于成为海淀区标志性的文化公共场所,为公众创造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生活。热切欢迎每一位访客,共同在梧桐树下,感受这份跨越国界的心灵触动,深度体验中法文化的独特魅力。

1

撰文、采访:张小芮 陈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