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the aura lab, 2025年】
【For Pap, 2025年】
随着创作经验的不断积累,她持续拓展边界,积极地与Chief、BrandTuitive、Her Studio、Notyet Art等创意机构的合作,拓宽了内容形态与视觉表达的广度。在微电影、叙事短片等项目中,她以摄影、剪辑的多重身份深度参与,屡获专业奖项,例如《心灯》获国家级的微电影奖项、《夜长安》获丝绸之路最受欢迎作品奖、《孩子的戏》入围平遥国际摄影展等,进一步夯实了影像叙事的综合实力。
【平遥国际摄影展, 2019年】
【微电影作品截图, 2020年】
独立音乐人与内容创作的多维交汇
与此同时,她与多位独立音乐人及知名内容创作者展开深度合作,持续拓宽视觉表达的边界。合作的音乐人如 LILOTA、NIKI NIKI 和 Allkio 均是独立音乐圈备受瞩目的艺术家,拥有数十万粉丝和独特音乐风格。她基于对音乐语言与个性形象的深入理解,定制专属视觉内容,通过光影节奏的精准把控,打造高度辨识度的视觉品牌,助力艺术家深化公众形象。例如,针对 LILOTA 的一支单曲宣传片,她通过多场景切换与光影的运用,有效强化了歌曲的情感表达,收获社交平台超过10万次播放。
【部分合作音乐人, 2024-2025年】
此外,她还与多个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内容创作者合作,包括拥有超过15万粉丝的 Gabzye、数字文化圈受关注的 Theodoor Grimes 和 inkatw3trust,以及美妆与文化媒体人 Olivia Hancock、生活方式引领者 Greivy 和健身冥想导师 Aditi Shah。她凭借敏锐的镜头洞察力,精准捕捉个体鲜明个性,将视觉语言与不同社群文化背景紧密结合,确保作品既具视觉张力,也充满真实感和传播力。例如,为 Olivia Hancock 制作的一组采访视频,在YouTube上线后获得了广泛好评,提升了客户品牌影响力。
这些跨界合作不仅展现了她对多样社群文化的深刻理解,也彰显了她在内容策划、风格判断与镜头掌控上的专业水准,为创作者构建了兼具艺术性与商业价值的立体形象。
以光影为语言:灵活应变中的从容掌控
这份细腻观察同样体现在光影的运用上。无论是独立设计师品牌视频中对质感的细腻把握,还是为音乐人打造的情绪浓郁宣传短片,都能因地制宜,快速调整光线与构图,使作品情感层次丰富且自然流畅。
她的创作从不拘泥固定公式,而是根据环境与人物状态灵活调整。拍摄知名美妆记者 Olivia Hancock 时,她精准捕捉自然瞬间,通过光影与节奏的巧妙掌控,呈现松弛且精准的叙事节奏。Olivia 作为 Byrdie 高级编辑,业界影响力深远,她的文化洞察与身份表达理念通过影像得以真实传递。这种灵活应变的能力使她能在商业与艺术之间自由切换,兼具专业与感染力。
【For Olivia, 2023-2025年】
跨界多角色的现场统筹
作为全案策划者,她不仅是影像创作者,更承担前期构思、现场拍摄与后期剪辑等多重职责。凭借高效的资源整合与团队调度能力,保证项目顺畅运转。模特、造型、灯光与后期团队间的协作有条不紊,每个环节紧密衔接。
在PHOTOVOGUE202年58月份的女性群像拍摄中,她特别重视情绪建设。她会在拍摄前与模特建立信任关系,营造开放安全的氛围,鼓励被摄者真实表达。模特jessies评价:“她的拍摄让人感到非常放松和自在,她不仅专业,更像是在用心倾听和引导,这让我能够展现最真实的自己。” 除此之外,在多次深度采访拍摄中,这种基于信任与共感的方式,使人物形象极具感染力,增强影像传播力,同时体现对人物与社会语境的深度理解。
在团队中,她被誉为“节奏掌控者”,能够在高强度压力下合理安排时间与流程,保障质量与效率双重达成,确保每个项目顺利推进,呈现高水准视觉效果。
纽约:城市作为创作的灵感源泉
创作灵感深受纽约这座多元且充满活力的城市影响。SoHo街头的独特质感成为“Boss Girl”项目理想场景,通过氛围生动展现女性自信与独立。布鲁克林展望公园中自然光与绿意盎然的环境则被巧妙运用于美妆品牌和VOGUE女性群像拍摄,营造清新通透视觉风格,使表达更贴近自然生活。
此外,洛克菲勒州立公园宽阔的自然空间,成为运动品牌The Aura Lab户外影像的拍摄地,借助动态光影呈现女性力量与自然和谐共生。无论是城市的硬朗质感还是自然的柔和气息,这些元素均为视觉叙事注入丰富层次与鲜活生命力。
【部分作品, 2023-2025年】
视觉革新者与文化桥梁
在创作实践中,她持续探索技术与文化的交汇。她通过镜头深入观察个体身份与社会议题的关联,使作品不仅具备美学完成度,更成为时代语境中的思考与表达。视觉创作在她看来,不仅是技术手段的堆砌,更是文化表达的重要媒介。
例如,她的系列作品《epidemic era》被 Photovogue 收录,作品通过细腻的影像语言揭示了个体身份与社会环境的复杂关系,兼具视觉冲击力与深刻内涵。她还在微电影《Marriage》中大胆融合 AI 技术,通过智能置景增强现实场景,生动展现角色内心的情感纠葛与社会关系,突破了传统影像叙事的二维限制。
【Marriage, 2025年】
她始终坚持从女性视角出发,关注时尚影像中个体经验与身份表达的多样性。近年来,她积极探索并将 AI 置景、AR/VR、3D 打印等前沿视觉技术巧妙融入传统摄影手法,既保留了艺术的人文质感,也拓宽了视觉叙事的边界。
每一次创作尝试,都是常霄涵对视觉语言边界的挑战与扩展。在女性影像、多元文化表达及技术融合层面,不仅推动视觉风格革新,成为了塑造未来叙事方式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