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le,郑钦文
elle,郑钦文

摄影:NICKYANG

造型:高鼎

化妆:YOOYO KEONG MING

发型:刘雪亮

采访/撰文:小包

编辑:JIAWEI

设计:SHU

elle,郑钦文

卡其色廓形披风式风衣DIOR

elle,郑钦文

卡其色廓形披风式风衣、米色薄纱刺绣长裙、米色镂空编织长靴 均为DIOR

elle,郑钦文

褶皱效果钉珠长裙、Tribales New Look戒指 均为DIOR

elle,郑钦文

白色马甲、白色薄纱长裙 均为DIOR

elle,郑钦文

白色双排扣大衣DIOR

elle,郑钦文

黑色薄纱拼接蕾丝长裙、黑色蕾丝眼罩、Tribales New Look戒指、Petit CD戒指套装 均为DIOR

elle,郑钦文

褶皱效果钉珠长裙、Tribales New Look 戒指 均为DIOR

elle,郑钦文

金色刺绣长裙、白色镂空编织长靴 均为DIOR

elle,郑钦文

褶皱效果钉珠长裙、银色长靴、Tribales New Look戒指、Petit CD戒指套装 均为DIOR

elle,郑钦文

白色马甲、白色薄纱长裙、VOYAGE大号黑色牛皮挎包 均为DIOR

elle,郑钦文

白色马甲、白色薄纱长裙 均为DIOR

elle,郑钦文

黑色廓形斗篷、黑色薄纱拼接蕾丝长裙、Tribales New Look戒指 均为DIOR

踺子头简单地盘在脑后,这是郑钦文的“经典皮肤”,赛场上她也这样扎,只不过更紧一些,不用发胶,汗水会让它自然地贴合在头皮上。拍摄现场的郑钦文是安静的,讲话声音也轻轻的,她侧靠在一片白色的细砂布景之上,轻轻扬起被烈日晒成小麦色的手臂,只有护腕处留出一片突兀的白——这是极端天气下训练留下的痕迹。

拍摄当天上午,她完成了一套训练才过来。一旦站上球场,她就变成了那个自信、大心脏的Queen Wen,公开赛一场连着一场,我们的拍摄也特意提前了几天——她原本要压缩出更多的时间,早早备战美网。

不过一场手术中断了这个密集的比赛计划,年轻的郑钦文正在面对新课题,如何在赛场上像火焰一样燃烧的同时,避免被灼伤,这是胜利的决心,也是成长的滋味。

一直战斗下去

第七次面对一个从未赢过的对手,是怎样的心态?郑钦文的答案是,“我一直知道自己可以打败她。”

elle,郑钦文

她做到了。2025年春天WTA1000罗马站1/4决赛,意大利的红土场上,仅仅一个多小时,2:0,郑钦文第一次战胜了比赛的头号种子、女单排名世界第一的白俄罗斯名将萨巴伦卡。最后一球落地,全程始终面无表情的她,终于绽开了一个欣慰的笑容。

回顾过去六次交手,起初萨巴伦卡是带着“光环”的——像郑钦文十几岁青春期时从电视里看到的那样。不过,郑钦文总能在逆境中找到解题的答案,一次次试炼,她学会对“光环”祛魅、平等地交战。

“交手到第三四次,我知道最重要的是先把自己的东西发挥出来,再考虑对方是谁。打了这么多次,我知道她的球路,也知道她的球速是什么样,她没有办法再惊讶到我。”

胜利女神终于站在了她身边。过往的失利,让这场胜利尤其鼓舞人心。“我手上又多了一个这样的战绩,既然能战胜世界第一,我就有信心可以到达更高的位置。”

20岁从名不见经传的世界排名500开外闯进前25,成为第一个获得WTA(国际女子网球协会)最佳新人称号的华人,22岁夺得女单奥运冠军,更多人知道了她的名字,郑钦文,今年她23岁,仍在突破。

不过,这个年轻女孩的职业生涯,并非一步登天的爽文,一些重要时刻就像与萨巴伦卡的交手一样,胜利不总是来得那么快。2024年的巴黎奥运会最高时来到网球女单比赛,郑钦文连续五天打了五场比赛,最后三场都是三个小时的鏖战,炎热、大雨、艰难的抢七,逆转,她边走边哭,用护腕擦掉眼泪。

回忆起奥运,每天出发比赛前,她都是热血沸腾的,尽管神经崩得很紧,睡眠也严重不足,郑钦文依旧感觉“自己可以一直战斗下去”。半决赛的对手斯瓦泰克,同样是六次交手对方全胜的经历,但那一次,她打得无比释放。

赢下决赛最后一个球的瞬间,郑钦文扔掉球拍,倒在红土场上。“我之前不理解那些球员为什么会倒地,直到我胜利的那一刻才知道,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看台上的欢呼声和国旗也给了她支持,对抗毒辣的天气,对抗来势汹汹的对手,她说,自己太想成为突破历史的那个人了。

巴黎奥运会女单决赛结束之后,精神放松下来的郑钦文整整病了一周。现在想来,当时应该心无旁骛地多享受一下成功喜悦的。对她来说,能纯粹享受胜利的机会并不多,拿到奥运金牌后的第四天,她就要开始备战WTA1000辛辛那提站和美网。

职业网球运动员的生活节奏就像赛场上旋转着被高速击出的球,比赛一场连着一场,赢或是输,都要迅速进入下一场比赛或下一个赛事。输赢之间,郑钦文觉得像过山车,时而胜利让人站在顶端,“我相信我可以打败任何对手”,时而输球又让人坠落到谷底,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快就输掉了。

“大家看到我,是一场一场比赛打出来的。”胜利来之不易,带给她的喜悦极其强烈,她太想赢了,输球也是极其痛苦的。“每一次成长都会伴随一点点的痛苦,为了尽量减少失利的难受感,我就要想办法一直赢球。”

内心的火焰

拍摄这天,正值北京的盛夏。暴雨不断,湿气包裹着高温,把人困在难耐的不适里。对郑钦文来说这却是绝佳的训练环境。来影棚之前她还完成了一套训练,刻意选在中午11点到下午1点之间,太阳最毒辣的时候训练,以适应极端的比赛环境。

如同火热的天气一样,因为颇有力量感和进攻性的球风,十岁那年在美国的网球学校,郑钦文就被教练起了一个外号“Fire”,恰如这个小女孩旺盛的生命力和风风火火的性格。

许多网球迷大概对2022年的法网第四轮印象深刻。遇到当时排名第一的斯瓦泰克,也是她后来奥运半决赛的对手,还青涩的郑钦文在两个半小时的较量中大腿受伤,为了不受限制地奔跑,她直接撕掉腿上裹着的绷带,忍着疼痛逆转拿下一盘。

比赛之外,这个00后年轻人也带着生猛横冲直撞。比赛现场的嘈杂声影响到发球,她会大声制止;比赛中出现她认为不公正的判罚,她丝毫不掩饰情绪,当场落泪,抗议,或是在赛后采访中明确表达自己的态度。

她一度因此反思过,自己的好胜心是不是太过强烈了?说到网球郑钦文是沉稳的,脸上看不出太多表情,也鲜少有情绪波动,很多时候会让人忽略,这是一个2002年出生的女孩。

她也开始学会平衡,如何在保持热情的同时,不让火焰灼伤到自己。今年法网的一场赛后发布会上,郑钦文聊起比赛中裁判有争议的判罚,她不会像过去那样“当场就炸了”,而是告诉自己——一分一分打回来。

过去的这半年,对郑钦文来说不太顺利。WTA1000罗马站结束后,因为右肘受伤,她退出了6月WTA500柏林站的比赛。这是一个理性决策——如果身体状态无法坚持,为了备战更重要的温网,选择放弃这一场。然而伦敦的高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的专注力,温网首轮输掉了比赛,没能打破“草地魔咒”。

我们聊天的时候是7月,郑钦文正准备进入一个比想象中更忙碌的暑假。不过计划被一场手术中断了,7月中旬,她接受右肘的关节镜微创手术,以解决疼痛带来的长期困扰。这也意味着,此前的训练和比赛计划也随之按下了暂停键。

如何聪明地与伤病共处,也是郑钦文正在学习的重要一课。她试着从别人的故事里找答案——同为网球名将的德约科维奇年纪很大了,却依旧参赛、每天训练,那样纯粹的热爱和对胜利的渴望鼓舞着她;而纳达尔的整个职业生涯都在跟伤病作战,许多次带伤上场,拿到冠军的经历同样激励着她。

“伤痛也是有两面性的,有运动员说身体健康是第一位的,但也有人总带着伤病作战,伤痛不代表你不行了,而是更能激发自己的潜力。既然别人伤愈后可以拿到冠军,那么我也可以。”

手术后休息的日子也为她带来了真正意义上的放松。虽然跟随比赛辗转去过许多地方,她极少有机会能好好在城市里逛一逛,即便是巴黎奥运会,唯一从巴黎带走的“纪念品”是那枚奥运金牌。

爱上网球的理由

和赛场上的所向披靡不同,场下的郑钦文总是展露出一个年轻女孩的样子。和许多同龄人一样,郑钦文爱美,一边化妆一边拿起手边的口红和化妆师交流,这是她喜欢的色号。身后的人闲聊起琐碎的生活日常,她静静听着,偶尔赞美一句对方的着装,“特别好看,感觉要去度假一样”。

时尚圈让她觉得轻松,“在网球赛场上,周围的人可能都是你的对手,但每次在片场,每个人都在笑,那一刻我觉得自己不再是一个战士。”

她喜欢购物,前一阵迷上了收藏labubu,球包上挂着,赛后发布会也不忘展示;前不久趁着一次品牌活动的机会,好好逛了一下巴黎的老佛爷百货。她喜欢跳舞,手术完在医院开心地晃动手脚;出了名地喜欢唱歌,涉猎范围颇广,从古风到动感舞曲,从中文到英文,甚至西班牙文。

郑钦文的前任教练曾说,她相当幽默,对待卡拉ok的态度和对待网球一样认真。今年闯入法网16强后,她在社交网站上发布了一条在巴黎街头唱《日不落》的小视频。后来这也成为她的法网专属bgm,在1/8决赛苦战三盘获胜之后,现场观众合唱起《日不落》,她也笑了。在随后的采访中她回忆起那个时刻,“感觉所有的疲惫一下子消失了,让我感受到满满的爱。”

这样的温情时刻在网球赛场上尤其动人。大多数时候,郑钦文也知道,这是一项孤独的运动,拿起球拍走上赛场的一刻,所有的交流都被隔绝在赛场之外,她就是一个人在战斗。这也是她最初爱上网球的理由——“我更喜欢那种可以自己掌控全局的感觉,不喜欢把命运交到别人手里。团体运动是赢的话大家一起欢笑,分享这份喜悦,输也是一起分担。我更欣赏的是自己来承担一切,网球就是,你只能自己去打这个球。”

许多难以对外言说的心情写在了日记里。大多是积攒下来的快乐能量,记录并回头翻看,内心就会恢复宁静,就抵消了不开心,这是她重启大脑的方式。最近,她在日记里回看到一个有意思的片段——16岁,第一次拿到迈阿密赛外卡,现在看来只是资格赛外卡,对当时的郑钦文来说真的非常重要。她整整写了两页纸,一大堆分析,要怎样去打等等的。尽管如此,那场比赛她还是输了。

那次输球后,她有段时间没有再写日记。而现在,23岁的郑钦文还在学习如何能不被输球的情绪影响,能立马复盘。“输掉一场比赛后更需要调整好心态,让自己在第二天重振旗鼓,然后继续生活下去,做好该做的事情,这也是网球教会我的一课。”

elle,郑钦文

黑色薄纱拼接蕾丝长裙、黑色蕾丝眼罩 均为DIOR

独自上场,却从不孤单。这或许正是ELLE在创刊80周年之际选择她作为封面人物的原因。她代表的不是非此即彼的女性叙事,而是一种更为温和,也更富力量的女性主义:不必在强大与柔软之间做选择,也不必用牺牲女性特质来换取职业尊严。她让我们看到,一个女孩可以一边扛起孤独的赛场,一边哼着歌走向人群。

Q & A

ELLE:复盘战胜萨巴伦卡的那场比赛,赢的关键是什么?

郑钦文:之前几次面对她,我都没能正常打出自己的水准。这次正常发挥,再加上我的心态,从开始到结束一直都保持着一个很冷静的状态,没有过多的进攻性,也没有打得太过于防守,我找到了很好的一个平衡点,

ELLE:赢下比赛之后,你会如何庆祝胜利?

郑钦文 还是新人的时候,第一次打赢大满贯选手,非常开心,第二天没有比赛,就和团队吃了一顿氛围很好的晚餐。现在对我而言,只有在真正拿到冠军的时候,才能够好好地去庆祝。今年法网首次进入八强,当然是开心的,但用庆祝这个词还为时过早,我总觉得自己可以做得更好。

ELLE:伤病会影响到你的状态吗?

郑钦文 我只要上场,都会是一个比较拼的状态。重要的是你要知道你的伤痛是什么,因为有些伤痛是可以继续比赛的,有些是不能继续的。当身体状态不足以支撑我好好完成整场比赛的时候,我得聪明地选择。赢不是只有一种方式,当一件武器没有用,你可以通过其他的武器赢下这场比赛。所以如何在这样的时期保持较高的胜率,也是我现在需要摸索的。

ELLE:如何面对顶尖高手也能保持自信?

郑钦文 自信和平时付出的努力成正比,我心里清楚自己每天练了多少,是不是达到了冠军标准。站在球场上面对对手,我就知道我有更多机会打败她。如果一个人有自信,能发挥出的潜力也更大。

ELLE:第一次在球场上有一定能赢下对手的自信是什么时候?

郑钦文:十岁站上球场的时候。

ELLE:第一次因为网球感受幸福和喜悦是怎样的瞬间?

郑钦文:很小的时候打赢了对手,虽然是小朋友的比赛,也是可以感受到喜悦的。能够有一个清晰的输赢界定,这就是运动的魅力。

elle,郑钦文
elle,郑钦文

黑色薄纱蕾丝长裙DI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