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ptyque

(Nathalie Chopra,以下将简称NC)

ELLE在情绪/感官营销火热的当下,您认为Diptyque在建立消费者情感联结与品牌忠诚度方面有何独特优势?

NC:Diptyque的显著优势在于其始终如一的连贯性和超越时间的愿景。自品牌1961年创立以来,Diptyque始终忠于其本源:一个诞生于艺术交汇处的香氛世家。由画家、舞台设计师和室内建筑师共同构想,我们坚信Diptyque始终是创意表达的天地,香氛、插画与物品在此对话共生。这种艺术精神催生了诸多开创性的创举:1963年推出全球首批香薰蜡烛之一;1968年在香调依性别而泾渭分明的时代,率先推出无性别淡香水L’Eau(永恒之水)。

这些奠基性的选择至今仍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Diptyque的品牌宇宙构建于内在的连贯性而非潮流之上。其未经雕琢的视觉与嗅觉语言——包括椭圆标签、手绘字体、被调香师重新诠释的嗅觉风景,都直接与你的感官对话。我们的创作超越时间界限,充满美学艺术张力,旨在恒久相伴并融入大家的生活。每一个系列、每一间门店、每一件物品,都旨在邀请每个人构筑属于自己的感官图景。

而我们的独特之处正在于此:在这个追逐新奇与速度的世界里,Diptyque则提供了另一种节奏,一种感官化的、历久弥新的、且悄然颠覆的诗意之美。我们的作品创作并非为了追随潮流,而是为了雕琢意义。我们相信,这才是真正品牌忠诚度的基石。

diptyque

ELLE:您觉得上海这座城市的氛围,能如何契合Diptyque的品牌精神?

NC:我个人非常喜欢上海,也热爱中国。首先是上海这座城市本身,既融合了历史与未来,又能带给我许多富有创造力的想法和新颖体验,我每次来到这里都能领略到最新的事物。这座城市始终都给人新鲜感和活力,这一点非常神奇,也是很多地方无法复刻的特质。

同样,中国文化亦是如此。这里的人们既尊重历史传统,又总能着眼未来,而且中国文化还有丰富的手工技艺所累积的匠心底蕴。无论是传承性还是创新性,我认为现在的中国都做得很棒。

在我看来,这样的文化特质与Diptyque的品牌精神相当契合。从品牌创立之际开始,我们始终忠于自身的历史积累,重视手工艺术的创作,并不断做好文化融合,积极展望未来的方向。

diptyque

ELLE:本次限时展览选址于张园,也是与Diptyque品牌精神产生共鸣的绝佳选择。

NC:没错,的确是这样。张园同时具备了深厚的历史基因和现代摩登的氛围,因此我们精心做了准备,在张园历史建筑的外观下了很大的功夫,通过外墙的艺术感装饰将巴黎的城市基调零距离地带给上海的参观者。另外,我们还将展览的室外空间打造成了巴黎知名的卢森堡公园,访客身处此地就能感受巴黎花园的魅力。

ELLE:本次上海展览会带给参观者哪些新的体验?

NC:我们希望来到这个空间的各位可以在漫步的过程中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如同本次展览的主题「可能在巴黎」——将上海和巴黎连接起来,让你仿佛置身巴黎城市的街道,宛如一场属于两座城市之间的对话。

更重要的是,我们还为这次的展览倾注了许多想象力。本次展览的目标并不是简单地介绍Diptyque的产品,而是在观展时,你可以沉浸式、多方位地感受由Diptyque香氛世家打造的创意空间。参观者身处空间内,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官将同时“开启”,还可以投入自己的想象力,用每个人独特的方式想象着自己正身处巴黎街头时的场景。

我们还会在空间开放后,每天开放多场手工体验课程,参观者可以在此进行手工制作并把作品带回家,留下独特的Diptyque记忆。

diptyque

ELLE:此次限时空间被构想为一次梦境般的漫游,各个空间就像是梦境中的不同片段,这些空间的先后顺序是如何构思的?

NC:我们经过了很漫长的“头脑风暴”,并不断收集新鲜的灵感创意,才有了这样一个梦幻的展览空间。每个空间都代表着一段属于Diptyque的品牌故事,很多细节都在讲述与Diptyque有关的历史沉淀。

例如走进空间的前半部分,放置的时钟指针是逆时针行走的,这就会给参观者一种“时光倒流”的体验,回到1960年代的巴黎圣日尔曼大街;你会在另一个空间内看到Diptyque专有的制蜡技艺,详尽地展示Diptyque的创意精髓;你还可以随性地步行其中,通过现场放置的门窗装置,看到飞翔在巴黎天空的鸟儿,就像一场自由自在的漫游之旅。

在展览的尾声部分,依照巴黎风格打造的花园咖啡馆和户外的公园布景,则给参观者提供了一个放松的空间。参观结束后,你可以坐在这里聊天、阅读,就像巴黎人平日在大大小小的花园里那样自在松弛。

diptyque

ELLE:展览走过东京与上海,下一步还会与哪些城市有新的文化碰撞?这些城市的对话对品牌的未来又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NC:与2年前东京站的展览相比,很多因素都发生了变化。例如我们的团队规模、Diptyque品牌自身的发展,以及展览空间的大小,都不再完全一样。所以,为了注入更多的新想法和创意,我们策展前都需要时刻关注这些变化。每当Diptyque有新产品问世,展览的空间布局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我们始终坚持这个理念——Diptyque想要讲述的品牌故事正应该蕴藏在与每座城市的对话之间,这也会是一段新鲜感十足的旅程,而我们的确有着不少令人惊喜的规划将要在之后逐步揭晓。

我认为,世界上不同的城市有着各异的迷人之处,每个人也各自有体验世界的方式,所以我们未来还会继续更新Diptyque的“环球旅程”。我们也希望Diptyque可以通过不同城市的策展计划,聆听更多来自这个世界的城市故事,拓宽品牌发展的思路。比如巴黎和伦敦开设的Diptyque Maison,就是通过不同城市故事的讲述,采用了全新的零售方式,给消费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这一次在上海张园的限时展览,我们也希望参观者可以在此全身心地沉浸在Diptyque的世界里,拥有一次非凡的崭新体验。我们可以告诉大家,来自Diptyque的城市惊喜还会在不久后的将来持续不断地降临。

diptyque

ELLEDiptyque未来是否会推出一些针对中国消费者喜好的创新产品?比如探索中式的元素,或是与中国的艺术家合作来延伸Diptyque的视觉叙事?

NC:正如我前面一直强调的,Diptyque的创作从不追逐潮流或市场,而是基于本真,源于不期而遇的邂逅。我们始终相信,文化对话能滋养品牌底蕴,而中国这片土地始终与我们有着特殊的共鸣。

-这些年来,我们通过真诚的艺术合作持续滋养着这份对话。与中国书法艺术家黑凹联袂呈现的「纸上」淡香水限定包装正是如此:墨香与气息交织,线条与笔锋共鸣,与Diptyque的视觉美学和诗意基因完美契合。

-今年九月,我们在上海张园打造的「可能在巴黎」限时空间正是为了进一步探索这种深度交流——透过当地的建筑美学与感官文化,重新诠释Diptyque的巴黎基因。这不是单方面的展示,而是一个让香氛、设计与想象在城市间自由流淌的共享空间。

-我们亦以限定创作和特别活动致敬本地重要的文化时刻,比如中国农历新年系列。这些作品始终秉持尊重、创意与意义,既能延续Diptyque的品牌经典元素,又融入当地文化语境。

    虽然我们不会为单一市场专门开发特定的产品,但Diptyque始终敞开延展这些深层对话的可能。(我们也坚持)任何未来的创作都需要与Diptyque的核心价值观共鸣:艺术自由、永恒之美与诗意情感。

    diptyque

    在上海,Diptyque的巴黎精神与极具代表性的石库门建筑相遇,中法两种文化在此展开对话,共同演绎对Diptyque香氛世界的独特诠释。一缕巴黎的气息,将悄然随你同行。Diptyque的创意表达并非对现实的简单复刻,而是一场介于现实与幻想之间的诗意漫游,在时间与感官之间,通过无尽创意迸发,自由流转。

    Diptyque「可能在巴黎」限时漫游空间展览信息:

    -上海市茂名北路258号张园W4

    -9月17日至10月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