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上,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韩绪揭示了“浮粒空镜”背后的哲学意涵与时尚使命:在不确定中建立秩序,在留白中激发创造。本次论坛通过对“当代艺术与时尚”“东方与西方”“工艺与技术”“观念与生活方式”等的探索,在联结与追问中,以平行、启迪、互鉴的眼光共同书写世界艺术史。开幕式由中国美术学院时尚设计学院党委书记李昭主持,李昭谈到自2023年首届学术会议启幕以来,国际时尚生态交流会议始终致力于构建一个跨学科、跨文化的先锋对话平台,推动时尚教育、设计创作与产业实践的深度融合。
随后,中国美术学院时尚设计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凌雅丽主持展开首场论坛,来自全球时尚、艺术、设计与商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与实践者,展开深度对谈与思想交锋,在数字浪潮、观念更迭与生态重构的今日现场,以思想的共振,为时尚生态注入新动能。
来自伦敦艺术大学伦敦时装学院、曼彻斯特城市大学曼彻斯特时尚学院、阿尔托大学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学院、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大连工业大学服装学院、广州美术学院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学院、湖北美术学院时尚艺术学院、浙江科技大学艺术设计与服装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时尚设计学院等海内外高校及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研究员共襄盛会。
以“空镜头”折射当代时尚之问
第三届国际时尚生态学术会议围绕“时尚设计的作者性如何确立及其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多元可能性”展开,通过聚焦探索多元主体共生下的产业生态对塑造时尚设计作者性的影响,洞悉在当代观念、艺术媒介、数字时代、产业协同及经济新业态的流动性交融中,对时尚设计特殊性路径的探寻及叙事性的构建,推动创意资源与产业实践的深度融合、观念表达与商业价值的可持续互动转化等,在当代语境及时尚生态系统的共同构建下展开新一场探索性与建设性的对话。
时尚远非周期性的轮回,亦非艺术的附庸,它是社会观念剧烈转型过程中,一种关乎生存方法的重构与实践。本届会议试图激发一种深切的感知力与批判性反思,鼓励对当代境况作出创造性的回应。
“浮粒空镜”学术交流会议借“空镜头”之意象,切入时尚叙事中未被言说的间隙与想象领域,审视从静态视觉到观念爆发的表达转变。围绕时尚设计的“当代性”与“作者性”如何建构、其未来走向又蕴含怎样的多元可能展开深度讨论,以期在当代话语与时尚生态链的共同交织中,捕捉属于时代的造型与声音。会议邀请到来自各界的36位专家学者,围绕当代艺术与时尚、时尚工艺与技术、东西方文化基因、生活方式的定义与消费、商业与文化的转译等议题展开6场圆桌论坛及7场独立演讲。
会议同期开幕的“空镜”当代艺术展由“虚空之‘隙’——静态中的观念萌芽”“浮‘粒’之重——作者性爆发”“镜中之‘境’——内在秩序的重构”三个板块构成,展出45位艺术家及设计师的作品。这不仅是成果的展示,更是一场对创造本源的集体探寻,在此共同见证:个体如何完成从“学生”到“作者”的身份演进?有限的创作,又如何成为重构社会观念的那一束光?真正的“作者性”,其终点并非独善其身,而是面向社会的深切关怀与实质性构建——以创作之镜,映照世界之境。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1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