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双女主联袂整治黑心医美乱象为爆点的《以美之名》,将行业中的暗流涌动与乱象丛生暴露于大众视野。随着医美项目在日常生活中愈发司空见惯,怎么在“变美”的路上躲开黑医美挖的坑,已然成为求美者的“必修课”。

在姚晨与贾静雯主演的《以美之名》中,那些被黑医美坑害的求美者案例,正是现实中诸多求美者困境的缩影。

ELLE Beauty特邀五位业内资深医师,为求美者揭秘医美迷局里的突围秘籍,找到契合自己的变美路线!

elle
elle

采访嘉宾(左起)

芙艾医疗美容医疗副院长王羿婷医师

芙艾医疗美容医疗副院长蔡沛怡医师

智美品质医美综合抗衰导师刘颖医师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皮肤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吉喆医师

上海瑞欧医疗技术院长李梦璇医师

一、“网红妈生脸套餐”真的能一键美到永久吗?

官方剧照
官方剧照

剧中,求美者因自我审美焦虑,寄望于通过“网红妈生脸套餐”实现颜值巅峰。现实中类似现象屡见不鲜,不少求美者受社交媒体“模板化审美”裹挟,专业医师指出,需警惕期望与现实之间过大的落差。

视觉中国
视觉中国

刘颖医师:部分求美者容易受到网络影响,拿着明星照片要求按模板调整容貌,甚至追求不符合生理结构的效果。医美不是神器,受限于个体基础,医美是在医疗限制条件下的艺术创作,医师需与求美者充分沟通,明确治疗的可行性和局限性。

李梦璇医师:若有职业需求,追求网红脸是符合经济效益的,但对大多数人来说,选择微调与抗衰即可,可以结合自身风格美学,进行调整时少量多次,安全第一。

蔡沛怡医师:通常,求美者期望达到的效果可通过注射类或光电类项目实现。注射类需术前模拟,让求美者了解自身条件,明确剂量与效果;光电或抗衰类需告知疗程次数的积累和生理时钟的平衡,效果遵循循序渐进、渐入佳境、稳定持久的原则。

吉喆医师:通过真实案例展示,引导求美者形成合理预期,建立健康审美观。美不是千篇一律,而是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状态。医美是改善工具而非"救命稻草",作为医师,我们既要提供专业治疗,更要帮助求美者做出理性选择。

二、在尝试医美之前,需要做好哪些心理预期?

官方剧照
官方剧照

剧中的新娘求美者为了省钱,冒险注射廉价美容针,结果在婚礼当天突发呼吸困难,险些毁容。在选择医美项目前,需与专业医师深度沟通,在心理上做好充分预期。贪图低价或轻信黑医美的“花言巧语”,容易导致将自身置于不可挽回的危险境地。

视觉中国
视觉中国


吉喆医师:医美行业中存在因不当治疗、不合规产品或非专业操作导致的失败案例,如打水光针后肉芽肿、玻尿酸注射后肿胀,甚至肉毒素中毒致死等严重后果。求美者应在术前完成必要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避开生理期,停用相关药物,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烟戒酒。术后谨遵医嘱,避免过早碰水、抠抓或蒸桑拿,若出现疼痛或皮肤异常,应及时与医师沟通,尽早地进行术后的早期的预防和处理,避免问题恶化。

李梦璇医师:我曾遇到过因术后面部出现肿胀状况而影响了工作社交的求美者,建议大家在进行医美项目前评估自身健康状况(如感冒期、备孕期等)和社交安排,避免因恢复期问题造成不便。同时,若家人不支持,需提前权衡风险与收益,等解决了这些内忧外患以后再来安心变美。

刘颖医师:医美具有双面性,治疗效果取决于合理应用。部分求美者在体验到医美带来的好处后,逐渐陷入过度依赖的误区,即便在样貌已显著改善的基础上,仍不断追求极致的饱满度、平整度与精致感,等幡然悔悟时已经为时已晚。求美者应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明确自身需求与治疗风险,理性客观地看待医美。

三、如何精准甄别优质的医疗美容机构和医师?

官方剧照
官方剧照

与剧中情节相关的热搜话题#无知的亲人是最大的凶手 令人感到揪心,在剧里姐姐被黑医美洗脑,强行拉妹妹入坑,导致妹妹险些丧命。对于初次接触医美的求美者而言,精准甄别优质医美机构与专业医师,是守护自身安全的关键防线。

视觉中国
视觉中国

王羿婷医师:医美行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医师入行门槛降低,部分医师是从其他科室转行而来,如妇科、麻醉科、内科的医师,求美者需仔细查看医师的简历与经验,并确认机构的可信度。

刘颖医师:初次接触医美的求美者应遵循“三正规”原则:选择正规医疗机构、使用正规产品与仪器、由正规培训的医师来治疗,以确保安全合规并保障自身安全。

吉喆医师:医疗美容资质极为关键。首先,机构需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在合规场所开展服务,否则药品器械来源不明,存在风险。其次,医生必须具备有效期内的医生资格证和执业证书,且明确可操作项目范围。第三,设备(如热玛吉)需通过四维验证,确保为原厂正品。第四,耗材(如注射类械三产品、水光材料)需符合国家规定,部分水光材料仅可涂抹,不可注射,消费者可通过卫健委或NMPA官网查询设备、机构及产品合法性。

李梦璇医师:对于磨骨等大型手术,对医师和机构的要求更高。资质齐全的医师通常会拒绝不合理的求美方案,求美者前期多做功课可降低风险。

四、不同年龄段,如何“量肤定制”轻医美项目?

官方剧照
官方剧照

不少求美者已将轻医美项目纳入定期保养的常规流程中,然而一些黑医美为招揽顾客,常夸大功效,混淆视听。不同年龄段的求美者在选择轻医美项目时,需结合自身肤质与实际需求,筛选适合自身的项目,以确保安全与效果。

视觉中国
视觉中国

王羿婷医师:爱漂亮不分年龄层,轻医美项目的选择应明确是“锦上添花”还是“雪中送炭”。部分求美者虽肤龄较轻,但因生活作息不规律或基础条件不佳,导致肤质欠佳。专业医师能够为求美者提供科学且个性化的医美方案,帮大家提升自信。

刘颖医师:20-30岁适合基础项目(光子嫩肤、水光针、黄金微针等)及五官微调;30-40岁可在基础护理上介入热玛吉、超声炮等抗衰项目;40岁以上可在仪器抗衰基础上补充抗衰注射产品。最重要的是求美者要明确自己的想法,知道自己想达到的状态是什么,并且全面了解各类项目风险与恢复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案。

李梦璇医师:30+人群需关注皮肤敏感、色斑等问题,医美不是一劳永逸的,居家护理也很重要,防晒更是一场漫长的防护战。40+人群需为肌肤补充营养,通过除皱针、填充剂、胶原刺激材料及射频抗衰仪器(如热玛吉)来维持皮肤得紧致度。

吉喆医师:轻医美是无创或微创、恢复快的医疗美容手段,主要针对皮肤保养,改善光泽度、紧致度、质地、毛孔及疤痕等问题。20-30岁若有动态纹,可考虑肉毒注射。30-40岁若初现衰老症状,如眼周细纹、泪沟、口角囊袋等,需注重紧致皮下组织,可以尝试射频类治疗,或针对局部问题的微针、升级水光等。40岁以上可能伴随骨质吸收,需结合提升和少量注射填充。谨慎选择线雕、拉皮等手术,避免盲目使用再生材料,尤其需关注家族免疫系统问题。

五、在医美术后恢复过程中,哪些护理要点容易被求美者忽视?

官方剧照
官方剧照


《以美之名》中的求美者在历经皮瓣移植手术后迎来了关键的恢复期,然而,她习惯右侧卧睡,导致移植皮瓣血供受限,影响到了恢复过程。术后护理至关重要,专业医师的精准建议不仅能助力求美者顺利康复,更能有效降低术后不良反应风险。

官方剧照
视觉中国

吉喆医师: 在术后早期使用温和的修复类护肤品,避免使用含酸类成分(如A醇、A酸、A醛等)。建议选用含透明质酸、神经酰胺等成分的产品以修复皮肤屏障。此外,溶解酶项目治疗后24小时及一周内,建议求美者尽量保持平躺姿势。

蔡沛怡医师:术后皮肤比较脆弱,使用含有表皮松解剂的化妆品易引发不良反应。更提倡做整全医美,光电项目后需用械字号医用修复护理,医疗级护肤可显著提升医美效果。

刘颖医师:术后一定要遵医嘱!术后护理是保障医美效果的关键,恢复期内需做好无菌管理,防止创口感染;很多项目治疗后皮肤组织处在相对应激的状态,会引起暂时性的免疫力低下,应当保持良好作息,避免熬夜、饮酒等行为,以防免疫力下降引发并发症;同时,补水防晒不可忽视,尤其在夏季进行光电术后,防晒不到位容易导致色沉等问题。

李梦璇医师:术后护理分为三类:光电类需注重防晒和保湿,并做好饮食上的忌口,易长痘的求美者更需要控制甜食和奶制品的摄入;注射类需在一周内做好表情管理、避免剧烈运动或汗蒸桑拿,休息时可采用平躺或把枕头垫高等技巧,来保持注射效果的对称性;手术类需严格遵医嘱,适时涂抹抑疤祛疤产品。

官方剧照
官方剧照

吉喆医师:医美医师需运用心理学和社会学知识来与求美者进行沟通,尤其对有损容修复或先天畸形的求美者,通过倾听、关怀和共情建立信任,必要时提供心理支持或转介。治疗应以求美者和家属支持为基础,引导求他们逐步改善,避免因快速改变引发社会压力,必要时建议“悄悄变美”。

李梦璇医师:部分求美者存在容貌焦虑,甚至有精神类的药物治疗史,医师不仅要进行临床治疗,还需缓解求美者的焦虑,引导他们接受当下的自己。对于有心理创伤的求美者,希望通过治疗能够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同时医师也会评估并引导他们何时停止过度追求。

刘颖医师:医美治疗是医学、心理学、美学等多种学科互相影响的交叉学科,优秀的医师需洞察求美者心理,优质的医美治疗能够提升求美者生活品质与人生体验。

在求美之路上,寻求专业帮助、保持理性,不轻易相信所谓的“速成”医美效果,避免盲目跟风,才能在荆棘与诱惑并存的美丽迷局中,收获真正属于自己的光彩与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