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力士雄才伟略大奖创立于1976年,旨在纪念世上首款防水腕表——劳力士蚝式腕表问世五十周年。凭借此奖项,劳力士支持杰出人士打破疆界,凭借创新项目拓展人类对世界的认知,致力于保护环境,保育物种及栖息地,促进人类福祉。
自奖项设立以来,共有155名女性和男性获选为劳力士雄才伟略大奖得主,这些先锋来自世界各地并拥有各式各样的技能。不少项目与环境直接相关,至今已累计种植了2,100万棵树木;保护了34种濒危物种及27个主要生态系统,其中包括57,600平方公里的亚马逊热带雨林;发现数以百计的新物种;完成17项艰巨的探险活动;并研发了48种能够广泛运用的创新技术。过去45年来,大奖得主的获奖项目已惠及全球数百万人。
劳力士传讯与形象总监阿诺·博特斯(Arnaud Boetsch)表示:“劳力士很早便意识到品牌需承担己任,为地球的永续发展作出贡献,令地球恒动不息。新一代探险家不再局限于为求得新知而探索,更是致力于保护地球。这五位新晋获奖者便是守护未来的典范。”
2021年劳力士雄才伟略大奖得主与他们的故事
费力克斯·布鲁克斯-丘奇(Felix Brooks-church)
美国社会企业家费力克斯·布鲁克斯-丘奇(Felix Brookschurch)正在着手解决波及全球二十亿人的营养不良问题。在每日一万五千起可预防的儿童死亡个案中,超过半数与营养不良有关。
针对营养不良这个严重问题,布鲁克斯-丘奇提出一种新颖有效的解决方案。他研发了加强面粉营养的设备,更重要的是,开创了一种确保消费者和面粉厂老板皆不必承担额外费用的商业模式。他表示:“我们所做的是,在数百万人每日赖以生存的主食中添加拯救生命的营养物质。”为达成此目标,他研发出一种外观类似电子秤的设备“营养增量机”(Dosifier),并申请了专利。这种设备可装设于偏远地区的小型面粉厂。
布鲁克斯-丘奇巧妙的商业模式使得营养物质能够以自动化的方式加入谷物之中,让面粉厂老板和消费者免于承担额外费用。结果便是,坦桑尼亚人能够用购买一般面粉的价格买到营养加强面粉。布鲁克斯-丘奇表示,“满足一人的营养所需每年仅需花费1美元左右。我们想要惠及更多人,但更在意成本效益和可持续性。”
此项目有潜力拯救数百万人的生命及改善他们的生活。事实证明,营养增量机及其可持续商业模式的结合切实可行,将在全球各地有效解决营养不良的问题。布鲁克斯-丘奇表示:“营养得到改善就是第一张关键的骨牌,可以让孩子们健康茁壮成长,变得更加聪慧,未来在工作中效率更高。这会在宏观层面产生直接影响,带动国家GDP增长,减少医疗系统的经济压力,也会催生更多工程师和医生。”
欣杜·奥马鲁·易卜拉欣(Hindou Oumarou Ibrahim)
乍得湖位于非洲中西部萨赫勒地区,为生活在乍得、喀麦隆、尼日尔及尼日利亚这四个周边国家的三千多万人提供水源。然而,作为气候活动家和原住民权利倡导者的欣杜·奥马鲁·易卜拉欣(Hindou Oumarou Ibrahim)表示,“乍得湖正在迅速缩小。我们正处于气候变化的第一线,季节的更替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气候变化以及人口增长加剧了姆博罗洛流动牧民和定居农民之间的紧张关系,始于去年10月的新冠病毒疾病及大面积洪水更令情况进一步恶化。
易卜拉欣坚信,应对此冲突的最佳方式是将人们团结在一起。她邀请流动牧民和定居农民中的男男女女共同参与当地的平面地图测绘。最终,人们将借助地图达成共识,共同保护资源,例如共享野生动物生态廊道、获取淡水资源等。在绘制地图的过程中,这些观察结果与科学相结合,成为资源共享的重要工具。该项目引起国家政府的注意,政府开始使用该调查为公共政策提供信息。劳力士雄才伟略大奖将帮助易卜拉欣推进她在乍得以及周边国家的地图测绘工作。
在祖国及周边地区面临多重危机时,易卜拉欣展现个人魅力,构筑起跨越社会与学科鸿沟的桥梁。她推动更多原住民参与,让他们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在这场全球行动中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最终,她得以将传统知识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帮助萨赫勒地区的人民共享自然资源,并开发出具有应变能力的农业与水资源管理方法。
欣杜·奥马鲁·易卜拉欣(Hindou Oumarou Ibrahim):“我们都依赖自然和环境,我们与环境相互影响。不保护环境,就无法保护人权。”
仁青·彭措·拉马(Rinzin Phunjok Lama)
在尼泊尔急需的新一代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者中,科学家及环保主义者仁青·拉马(Rinzin Lama)有着重要地位。拉马生长于尼泊尔西北部的胡姆拉(Humla)地区,那里是尼泊尔最贫穷、最偏僻、海拔最高的地区之一(海拔3,000至5,000米)。
1981年劳力士雄才伟略大奖得主兼野生动物学家罗德尼·杰克逊(Rodney Jackson)是拉马的领路人与导师。罗德尼投入四十年悉心保护濒危雪豹,并在尼泊尔西部地区率先发起保护雪豹的无线电项圈研究。除了雪豹,拉马还将毕生致力于保护濒危喜马拉雅狼、喜马拉雅黑熊、野牦牛、西藏盘羊、麝香鹿以及生活在尼泊尔高海拔地区的其他野生动物。
拉马表示:“跨喜马拉雅地区的生态系统(包含尼泊尔大部分的高原)非常脆弱,日益增多的人类活动不断对其造成威胁。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个综合性的保护项目,既要保护生态环境,又要解决生计问题。”
为应对生物多样性所遭受的威胁,拉马筹划了一个长期解决方案,鼓励胡姆拉当地人参与其中,特别是环境专业毕业的年轻人,从而实现“由当地人主导”的愿景。与此同时,他致力结合科学、传统知识及本地佛教哲学,教育胡姆拉当地人保护环境。获得劳力士雄才伟略大奖有可能帮助拉马在国家层面成为环境保护的终身代言人,成为年轻人支持环保的典范。
吉娜·莫丝莉(Gina Moseley)
英国极地探险家兼气候变化科学家吉娜·莫丝莉(Gina Moseley)即将带领一支探险队前往格陵兰,探索地球最北端的洞穴,实现具有开拓意义的创举。格陵兰对地球的未来至关重要,但格陵兰冰原正以惊人的速度融化。面对全球变暖的趋势,深入了解这个敏感地带的气候变化非常关键。格陵兰气温上升将影响全球的降雨、结冰、洋流及天气系统,进而影响世界各地的人口稠密地区。对比格陵兰洞穴记录与其他气候记录及海平面变化,可能有助于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更全面地了解地球环境。
探险队计划探索数个洞穴,但其中一个巨型洞穴尤其吸引莫丝莉。尽管这个巨型洞穴曾引起诸多关注及猜测,但正如莫丝莉所说,“洞穴地处偏远,物品补给困难,而且北格陵兰的探险费用极高”,因此尚未有人涉足该洞穴。莫丝莉表示:“劳力士大力资助探险活动,让我们有机会探索这个巨型洞穴。”
她指出,大多数组织提供资金前均需进行概念验证,但劳力士深知科学探险的宝贵价值,并矢志支持这类探险活动。如果没有劳力士的支持,她的研究中有关气候变化的科学问题“在接下来数十年内都无法解决”。
自其被发现后六十年来,此巨型洞穴未曾有人涉足。莫丝莉相信这次探险将吸引公众关注格陵兰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本次极地探险旨在利用科学研究气候变化,从而造福后代子孙,莫丝莉对实现目标满怀信心。
路尔斯·罗查(Luiz Rocha)
路尔斯·罗查(Luiz Rocha)来自巴西,自幼在海边长大。他从十几岁就开始潜水,海洋的无穷奥秘令他深深着迷。“在我五六岁时,我就梦想当一名生物学家。我十分渴望深入大海,观察海洋生物。”二十年前,他开始到深水区域潜水,掌握了高超的深潜技能。迄今为止,罗查的累计潜水时长已超过6,000小时,共进行70多次科学考察,其中半数由他主导。没有什么比探索海洋更让他痴迷。
目前,罗查的项目旨在探索、研究、保护并宣传印度洋中的深海珊瑚礁及栖息其中的大量生物,包括数不胜数的鱼类,其中有许多前所未见的生物,外观令人叹为观止。该项目还将与马尔代夫渔业部合作,在两年内进行三次考察,从而显著增进对珊瑚礁栖息物种的了解,并提供有关环境与温度长期变化的宝贵数据。
由于对深海珊瑚礁知之甚少,人们几乎没有对其进行立法保护的意识。罗查曾在菲律宾及巴西开展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如今对海洋保护区(MPA)的设计与监测产生直接影响。他力求确保深海珊瑚礁与浅海珊瑚礁皆被纳入海洋保护范畴。
他指出:“此项目彰显了劳力士注重的探索发现精神与环保意识。”他认为此次获奖具有多重正面意义,不仅将获得资金支持,亦能引起其他组织及媒体的关注,扩大国际宣传,有助于形成深海珊瑚礁保护案例。此外,他相信自己带领的多元化团队还将起到示范作用,证明“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海洋探险家”。
劳力士雄才伟略大奖,旨在创造可以持续的未来
劳力士雄才伟略大奖是劳力士“保护地球,恒动不息”(Perpetual Planet)计划的三大支柱之一,该计划亦与席薇亚·厄尔(Sylvia Earle)的“蓝色使命”(Mission Blue)计划合作,致力于保护海洋;同时与自1954年起与劳力士成为合作伙伴的国家地理学会(National Geographic)加强合作,利用科学了解气候变化。